咨询该项目请拨打:400-006-6655
(同时提供 标书代写、信用评级、
ISO证书办理、大数据等服务)
招标代理公司(
立即查看)
受业主单位(
立即查看)
委托,于
2025-10-27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
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信贷数据挖掘2026版项目供应商召集公告。现邀请全国供应商参与投标,有意向的单位请及时联系项目联系人参与投标。
根(略)采购相关管理办法,我行拟对《个人信贷
数据挖掘(略)版项目》进行
供应商召集,现
邀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方案洽谈。一、
资质要求1、(略)
资金人民币(略)(含)以上,财务状况良好;2、公司经营正常并存续(略)年(含)以上;3、企业或者其法人近两年内无行贿犯罪记录,未被列入
失信执行人名单,无限制高消费、限制出入境等行为;4、公司具备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,拥有充足的技术、人员和设备资源;5、同一法定代表人(略)、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在同一次项目中参加(略);6、参与(略)的供应商能作为签约主体参(略)流程;7、设(略)络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规要求;8、(略)供应商应符合宁波
银行供应商管理相关要求;9、如(略)供应商为首次与我行合作供应商,请按
附件格式提供“供应商尽职调查报告”。二、技术要求1、公司拟参与项目人员必须通过宁(略)不予准入;2、公司具备数据建模,数据(略)析挖掘能力,具备丰富的业内经验和专业知识,能够针对业务场景输出有效规则策略,通过AI模型和规则模型等提升客户经营效能。能够深入(略)析宁波银行白领通等客群的行为特征,并结合宏观经济、(略)域经济(长三(略)、宁波本地)等因素,(略)析此类客群的抗风险能力与潜在需求变化。3(略)建设策略,研发标准,能满足行内功能性或安全性等非功能性能的要求;鉴于银行对模型透明度的要求,供应商必须能够提供模型可解释性(略)析(如SHAP值、LIME),确保模型决策过程清晰、可审计。4、需完成机器学习模型建模和优化,大数据加工及处理,掌握算法应用、模型性能优(略)。熟悉数据库应用和运维经验;熟练掌握并应用主流机器学习算法(如(略)GBoost,LightGBM,RandomForest,LogisticRegression等),(略)域性客群特色,进行精准的风险评(略)模型、反欺诈模型、客户流失预警模型和交叉销售模型的开发与优化。在宁波银行存量模型的基础上,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模型的迭代升级,包括但不限于特征增强、模型性能提升、模型可解释性改进、模型监控与诊断5、需支持模型产品的定制化开发(略)方需承诺其开发的新模型或优化方案,必须与宁(略)、模型部署环境和风险管理流程无缝对接,确保(略)的稳定性三、(略)方式及起始时间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在(略)年(略)月(略)日之前,通过“(略)”方式进行(略),并按要求填写相关(略)材料。四、联系方式联系人:(略)(采购部)李世英(略)-(略)(业务部)姚妍轲(略)(科技部)段旭海(略)(科技部)个人信贷数据挖掘(略)版项目主要需求概述为响应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需求,提升个人信贷业务决策效率与准确性,优化客户体验,并挖掘潜在客户资源,现计划启动(略)年个人信贷数据挖掘项目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:1、业务需求:围绕个贷
信用抵押按揭等核心产品,开展数据挖掘和建模工作,同时开展“人员(略)层”与“
资产管包”为核心的新管户体系,主要包括3方面:(1)标签特征库开发:(略)合
征信、行内交易及客户行为等多源数据,构建统一的数据视图,运用关联规则、序列挖掘和(略)化开发涵盖客户属性、行为偏好与潜在需求的动态标签特征库,并重点强化职业稳定性、收入水平等“白领通”客群特色标签,夯实客户洞察基础。(2)存量模型运维:在现有模型体系基础上,建立常态化监控机制,定期
评估信贷模型的关键性能指标,通过特征重要性(略)析与模型可解释性工具进行深度诊断,精准识别问题根源,持续优化模型参数与特征,确保存量风险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,有(略)场环境变化。(3)经营模型开发:面向存量客户经营,利用聚类、(略)类等机器学习方法深化客户细(略),构建流失预警与个性化推荐模型,提升客户价值;同时开发管户效能评估、智能任务推荐等模型,赋能客户经理精准触达、高效管理,实现客户经营精细化与一线作业智能化的双重提升。附件:宁波银行信息科技服务提供商尽职调查报告一、基本信息1.1服务提供商基本信息服务提(略)类型(略)地址联系人联系人电话公司主营业务1.2监管评价(是否出现在监管机构(略)或
金融同业合作过程中是否受到处罚)(是否存在未决诉讼)1.3关联(略)或附属机构是否存在经营危机,该危机是否危及该服务提供商的正常经营)1.4主要客户
清单列表(主要客户群体)二、服务提供商持续经营能力2.1财务情况(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)三、服务提供商内部控制和管理能力3.1服务提供商内控评估报告(评估报告内容如覆盖以下3.2-3.6内容,则将评估报告内容对应填写至各个部(略))3.2服务提供商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部门,如是否建立了内部的使用工具的安全测试部门、内控部门、审计部门3.3I(略)及项目的安全管理及流程管理建立了相应的制度)(项目过程中的项目管理(PMO)体系,包括例会、(略)等)(服务质量控制方法)3.4培训体系建设(是否对其员工定期开展技术技能以及安全防范相关的培训,提供培训计划或培训材料)3.5服(略)技术人员的离职率)3.6IT风险管控(包括对公司本身的IT风险管控及所承接外包项目的IT风险管控情况)四、服务提供商信息技术能力4.1服务能力和支持技术(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资质证明,专业认证等)(描述使用的工作方法、应用(略)、技术文档、评估模型、评估工具等使用情况、知识产权等)4.2服务(略)场评价(服务提供商主要的服务行业、主营业务、服务客户)(类似的服务项目经验及项目合同证明材料)(略)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(该项评估内容用于非驻场信息科技外包)(略)络与信息安全管(略)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情况、安全事件响应和恢复能力、实践经验等)(略)查看原文